Podcast 《感官風景》主講人|身心靈引導者 • 花精療育訓練師
30 歲對於很多人是一個很重要的時間點,我們可能會認為 20 幾歲時只要盡情嘗試,隨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,等到 30 歲再開始尋找穩定的工作、穩定的生活就好了。但是真的是這樣嗎?
在一部 TED Talk 上有名的影片 Why 30 is not the new 20 | Meg Jay 中,心理諮商師 Meg Jay,她發現當她的諮詢對象是介於 20-30 歲之間時,她給出的建議和幫助,對於這些人就會是能夠改變他們一輩子的幫助。但是當她的諮商對象不是這個年齡段的人時(例如:30 歲已經結婚、買好房子的人們),她對於他們的幫助就沒有這麼大。
在影片中她也提醒我們:不要想著自己才 20 歲,還有時間可以揮霍,20 幾歲你周遭相處的人、工作的累積等等,都將很大的影響你的後半輩子。
這篇文章,老師會與你聊聊 20 到 30 歲對人生而言是什麼樣的時期,是不是就如同 Meg Jay 所說的,是一個足以影響一生的時間段呢?
以老師的經驗來說,20-30 歲的確是所謂的黃金期,但超過 20 幾歲的朋友們也不要絕望喔(笑)人生總會有出口的!
簡單來說,人生中有兩個轉換期非常重要,這個轉換點就是 27、28 歲,也就是說,從我們小時候到這個年紀(27、28歲)屬於前半段,而之後的日子則屬於後半段。分為前後兩段的原因是,因為人怎麼回應外在事件的方式,大多會在這個時期形成兩個分岔(兩種模式)。
在前半段(也就是 27、28 歲前),我們的學習場域大多在學校或是原生家庭中,因為這段時間我們求學、升學的過程,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學校、家中兩邊跑,而這兩個場所陪伴著我們從幼兒長到成年,教會我們的學習方式也因此大多是「規範性學習」,比如說:「這個不行___」、「這件事應該__」、「要善待他人」等規範性的教導。
這樣的學習也是一個必要的歷程,可以讓我們學習基礎知識、建構價值觀。
但是,為什麼等我們 25、26 歲出社會後,有些以前學到的方法卻不一定能幫助我們成功、獲得好人緣呢?
比如說:為什麼努力不一定會成功?反而是抄近路、拍馬屁的人一路順風?再怎麼用心,也不一定被看見?待人和善,但是卻被人得寸進尺?禮貌相對,怎麼人家卻是柿子挑軟得吃?
這時候,我們就會在內在產生一種很「卡」的感覺,開始懷疑:為什麼我學到的,跟我用在職場、人際關係上遇到的都不一樣?怎麼我的工作、金錢價值觀,總是不順遂?
我們心想:「這世界根本就跟學校教的不一樣!」而當我們一直在這種「卡卡」的狀態中不斷地鬼打牆時,我們的人生前方也就出現了兩條岔路。
第一條岔路:滿心挫折後的「厚黑學」
在社會中經歷挫折後,內心的不甘、憤怒會化成一股動力,你默默告訴自己:「我學乖了」、「我知道要怎麼在這個世界生存了」或是「我也需要生存下去呀!」。
然後,我們漸漸學會了在付出前評估值不值得,睜大雙眼避開一切可能的風險,慢慢地我們覺得自己越來越聰明了,彷彿找到了對自己最有效益的方式,我們可能也會心想:「我漸漸瞭解了這個世界的運作方式了。」
然而,不知不覺間,我們在交朋友時,不再單純看待彼此的興趣和契合度,而是考量他們能為自己帶來多少助益;上班時也不需要那麼盡心盡力,做到與自己薪資對等的勞力就可以了,畢竟太認真上班的人,只會被主管交代更多的任務。
市面上常見的解答方式,就是各種類似「厚黑學」的分享,大多以「教你讀懂社會、看清人情冷暖」的角度解答,這其實就是偏向「腦」的轉換。
換句話說,對於出社會後的挫折時期,當你選擇以「厚黑學」這類的角度去學習世間運作的道理,那麼這就是走上一條比較「腦袋」的轉換岔路。
在這種狀態下,也許我們真的能夠賺到想要的財富,達成自己想要的成就,但是這些都無法讓我們感到快樂,相反地,我們會越來越莫名焦慮,卻找不到原因,同時還會覺得「人生本該如此吧!」。你甚至會深深相信:這「出社會後的慣性焦慮」不就是正常嗎?每一個人都一定會有的啊!
第二條岔路:從心出發的「探問」
而另一種版本,則是在經歷各種挫折後,我們發自內心地開始感到迷惘、困惑,思考著:
「為什麼我這麼痛苦?」
「每天上班下班好沒靈魂….. 想知道我到底有什麼特別?我到底是誰?」
「為什麼我會有這麼多情緒啊?」
「為什麼我會有這些慣性,卻就是改不了?或者說,好多事到底該怎麼樣做才是好的,我根本已經不知道了…有夠困惑沮喪」
我們會感到辛苦與迷惘,甚至會討厭自己怎麼有這麼多情緒,迷惘、疑惑、困惑,混雜著種種自責的心理。
但我們卻不知道,其實光是這樣的「自問」,就是選擇走上一條「心」的岔路了。
即便這段時期的我們充滿著自我懷疑、迷惘的心情,但是一旦我們開始「向內心看、向內心詢問」,每一句都是誠實地去探詢,這就是回到「心」的轉換。
20 幾歲的這段期間,遇到的人生挫折感其實大部分人都會遇上,但你不知道的是,你那段時間選擇的轉換方式很重要。
因為人的價值觀、想法很多都是小時候養成的,而也唯有在遇到重大的情感事件(也就是情緒大受波動時),原本的價值觀才有機會鬆動、有機會有所改變。所以,20 幾歲的挫折與迷惘,正好是這樣的一個轉變機會。
如果在人生的這段十字路口,你選擇回到「心」去轉換,那就會是一個很大的蛻變契機。
為什麼這麼說呢?這邊就以一個真實故事來與你分享吧!
真實故事:心的轉換期,她的領悟
以老師的諮詢個案 K 為例:
K 是位從小在鄉下長大的女生,因為家中管得很嚴(例如:女生穿裙子很危險、不能隨便跟男生說話、不能太晚回家…),加上家裡重男輕女的傾向,所以壓力一直很大。
從小到大,K 的成長環境也要求她「凡事要想清楚再做」,比如說:在高中唸書時, K 的讀書科目爸爸都會問她「你的讀書計畫是什麼?」、「為什麼要念某所大學?」等,另外生活上她則會被問「為什麼你要買這件裙子?你已經有一條裙子了」這類問題(而且答案不能是「我喜歡」。)
這讓她每做一個決定前,都要先想好要如何跟父母報備與說明,一切原因、脈絡都必須想清楚才可以,她也因此在不知不覺間養成了一個習慣:「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先想過一遍,才能去做」。
也許我們會認為:這種習慣是好習慣呀!應該會讓她在未來工作、生活上都會很吃香吧?再加上 K 是很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,難道沒有讓她獲得同事、主管的賞識嗎?
事實上是,她的工作一直都不太順遂。
K 的工作是一位居家服務員,負責定期到訪照顧獨居老人,在做居服員訓練時,主管有特別叮嚀她一些要留意的事項,例如:兩小時要幫助老人翻身一次,要記得問老人家「吃飯了沒」、「有沒有吃藥」,而且老人家可能記性較差,許多地方也需要K幫忙多多留意他們的狀況。
K都非常認真記下主管的叮嚀與任務,但是當到了老人家裡時,當老人跟她說「自己已經吃過藥了」,她都會相信老人家,壓根沒有連想到老人家也許失智、也許記憶差,可能需要再檢查一次藥盒以確認。同類型的事情像是,兩小時翻身,但老人的個別狀況可能是後背已經很不舒服,需要更高頻率翻身,她卻似乎無法注意到。
當這類事情層出不窮,主管就會她怎麼好像很不用心、常常恍神,怎麼如此缺乏臨場反應?
然而,K也非常委屈,因為她其實很努力、很用力在記憶所有代辦事項,其實真的不是她要偷懶或懶惰,而是在她的心中,每一次接收到一個任務,她都會需要在腦袋裡跑一遍「整體流程、原因、步驟、結果」等,就像在腦袋演練一遍「第一步是…,接下來要做…,接著第三步要…」這樣她才覺得自己有記下來。
而當主管在教導她時,她在腦中努力演練這些流程以記憶下來,但眼神就會自然是比較呆滯的。這就像是人們思考事情時,眼神會不自覺往上飄移一樣。
而主管不明白她內心的這種狀態,所以在主管的印象中K就是一位「常常恍神,反應很慢的妹妹」,加上臨場反應不好,很容易串不起來主管交代的細節而疏忽工作事項,時間一久,主管也就不太開心,責怪K時常分心,而K也很委屈,覺得自己明明已經很努力了,卻沒有得到想像中的成果。
一生的學習,與「脈輪」相對應
以 27、28 歲為分界點,前半段的人生中,我們在學校與家庭學習的是比較基本、安全面的東西,學習最基本的對世界的認知,所以幾乎都規範式學習。
但到了人生後半段,我們多了與外界的連結,要學的不只是邏輯、理性判斷與 SOP,而是需要學著去「感覺」,這樣才能夠變得靈活、懂得變通。
其中轉換期大約就落在 27、28 歲左右。
有趣的是,我們的身體與生命經驗其實是有相呼應的,這與我們身上的脈輪是有對應的。
我們身體的 1、2、3 脈輪,就是在我們的腳、腹部、腰的位置,它們主要的功課就是讓我們能夠生存、活下來,這屬於前半段人生的能量。
到了轉換期,則對應到我們的第 4 脈輪「心輪」,這時我們的生活範圍不再局限於學校與家庭,而是進入了整個社會,正在學習與外界的關係,前面提到的第一條岔路「厚黑學」,其實就是我們將自己的心關起來了,反之,則是心變得更柔軟、寬廣(也是我們文章、Podcast 一直在談得身體、生命智慧這個角度)。
接下來,緊接著就是發展第 5 脈輪,也就是「脖子」的位置,我們開始要學習自由地看待生命,所謂的自由並不是指隨遇而安,而是拓展自己看事情的開闊度,對生命也會比較游刃有餘,因而感到「生命是自由的」。
最後,在第 6、7 脈輪的「頭」的位置,我們要學習的就是臣服、順遂與智慧。也就是說,「結合一切所學」面對是世界又能「臣服」,因為明白其中的道理與緣由而釋然看待,是生命的智慧開花結果。
臨機應變,怎麼養成呢?
那讓我們回到這位 K 的故事:
你可能會想說:那難道想清楚才做,難道不好嗎?臨機應變的能力,又該怎麼養成呢?
其實答案是:臨機應變的底蘊,你要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去「練習感受」,而不是在做事、工作的當下去感覺。
比如說:你日常生活中就要去練習「你做這件事的感受」,像是喝水的味道、了解自己的喜好、空氣冷暖的滋味、嗅覺細節、不同觸感帶給你的感受等等。
這些細節的感受你在日常中累積,這樣一來,你在工作現場、做事的當下,可以有理性地決策規劃面,同時,也能夠回到一個「你做這件事想要呈現出什麼樣的感覺?」去對焦初衷。兩者相輔相成,才是一個更圓滿的狀態,也才能有那恰到好處的臨場反應。
因為,「事情要做到位」並不是透過不斷地跑流程、做計畫、思考步驟而來,而是你給出去的是「此時此刻人、事、時、地、物中的『恰到好處』」,這才是臨場反應。
簡而言之,臨場反應是由「日常的感受」累積而來的細緻。
想像看看,如果有一對交往中的情侶,男生總是以「買名牌」來表達他真誠的關心與愛,然而女生都沒什麼反應,男方可能因此感到沮喪,覺得「我都省吃儉用,送你那麼多東西,你卻都沒什麼表示或反應。」
但是也許他如果能夠仔細觀察,很可能就會發現自己的女朋友在乎的是不一樣的關愛方式。
一味地對別人好,不一定獲得到如自己預期的回饋。付出的一方可能因此感到受傷,但收禮的一方,很可能也感到委屈、尷尬。
人生中,我們不自覺得心中感覺:「我們一直付出、一直給、一直給,但給得好受傷、好委屈。拿的人卻也同樣感到很深地難過,覺得『這麼多年了,為什麼你都不了解我?』」
這大概就是因為「我們不知道怎麼用心去感受」,不懂得怎麼去「感覺到對方真正的需求」,只是用頭腦在想、在計算著、只懂得邏輯性地付出著。
如果能花更多心思在了解對方,相信任何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經營都會更成功喔!
就像K與老師談完以後,終於懂得照顧人時,拍打與安撫的手勢、用力度與柔軟度等細節,原來給出去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。慢慢去練習感受老人家不同情況下,身心的需求是什麼?加上K原本就學習到的專業,她也就發揮地更好、工作更順暢了。
回到日常裡,我們怎麼練習呢?
「用心感受」的練習是這樣的,假設我們今天在喝一杯經過調味的水,可能我們的大腦直覺地告訴我們「我不喜歡這個口味」,這時候,請再細細地感受一下:「這水裡有什麼的特別的味道,所以我才會不喜歡嗎?我描述得出那個味道嗎?還是有氣泡或沒有氣泡呢?」
而在工作中執行一個專案時,比起去想「我們要到達什麼 KPI」,不妨思考「我希望這個專案想帶出的精神、感受是什麼?」。這會讓我們對焦初心,給出那個難以言說地、恰到好處的美好喔!
人生隨時都會有出口,放下我們習慣的 SOP 流程,用心去感受生活,相信經過刻意培養的臨場反應能力,能幫助你的人生越發平安順遂!祝福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