壓力一大,就特別想吃辣?「口味變化」如何反映我們的心理狀態

壓力一大,就特別想吃辣?「口味變化」如何反映我們的心理狀態

Picture of 靜如老師
靜如老師

Podcast 《感官風景》主講人|身心靈引導者 • 花精療育訓練師

每到天氣寒冷的冬季,我們總會忍不住想吃一些辣的食物暖暖身體(例如麻辣鍋)。在吃辣之後,身體會開始發熱、出汗,將體內的熱氣都散發出來,通常我們會感到舒服許多,也會開始想把原本穿著的厚外套、毛衣一件件脫掉。

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我們想改變口味吃點辣的食物,又或者,本身就很喜歡吃辣的人,有什麼樣我們可能沒發現的特質與個性?

讓我們從「舌尖」,從吃的部分來探索,吃「辣」究竟會對我們的生活與內在有什麼樣的影響呢?

(小提醒:千萬不要因為吃了熱的東西流汗,覺得身體暖了,就很開心地把外套脫掉,記得要先把身體上的汗擦乾,保持皮膚乾爽,避免毛孔阻塞,才可以更好地幫助身體散熱唷!)

脈絡摘錄

「吃辣」會為我們的內在帶來什麼樣的變化?

「吃辣」會為我們的內在帶來什麼樣的變化?

Photo by Takafumi Yamashita on Unsplash

世界各地有許多人喜歡「吃辣」,例如:泰國、韓國、中國四川……等,在台灣也有機會品嚐到各國料理,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,每個國家的「辣」其實很不一樣的。

像韓國餐桌上都會出現的泡菜,並非一般人無法忍受辣,但是,這種是屬於「舌尖上」的辣;而泰國的辣,則是屬於在「舌頭中段之上」的辣,還混合了一點甜辣的感覺。

另外,還有一種辣,是直接辣到喉嚨的那種,譬如高粱酒,因為高粱酒有酒精的發酵,所以剛開始入口會隱約感覺到有一點點辣,喝到最後,整個喉嚨會有燒灼感。

而即便同樣是「辣」也會有不同的味道,有的是「椒麻」辣,有的是「辣粉」的辣。

「椒麻」辣會讓你的舌頭有「麻麻」的感覺,如果仔細品味,你會發現這種辣是帶有香氣的,而那些幾乎都是源於「種子」的香氣。

這裡有個奇妙的小撇步:假如你在生活中,你突然感到一陣心慌,或是有種不太實際的感覺,抑或是覺得自己有點漂泊、找不到根的時候,不妨吃一點這種麻麻的辣。

因為在這種麻辣裡面,有很多種子類的香氣,它會讓人有一種通電感覺,有助於血液循環,可以幫助你放鬆下來,讓心裡多一點踏實感,不會有那種飄蕩的恍惚感,會對你的身心帶來一種回到現實的感覺。

為什麼「心情不好」或「壓力大」時就會想吃辣?

為什麼「心情不好」或「壓力大」時就會想吃辣?

Photo by Buddy AN on Unsplash

除了天氣變冷的因素之外,你可能也聽一些人説過,平常他們也沒有特別喜歡吃辣,但是,只要是心情不好,或是壓力比較大的時候,就會特別想吃辣,然後,過一段時間之後,就又不想吃辣了。

如果你也是像這樣一陣子想吃辣,過一陣子又不想吃辣,總是在某段時間突然很想要有口感上的辣度時,其實,這也許就是你的身體在發出的訊號哦!

這意味著,在你的內在有一種力量、能量很想要發出來,可是,卻一直找不到突破口。

也許是你在構思一個專案,但是,不論怎麼想就是沒有靈感、生不出東西來;也許是你有一個情緒被壓抑了,卻一直發洩不出來,甚至你可能根本不知道那個情緒是什麼,只覺得心中莫名有種悶悶、鬱悶的感覺。

所以,這時候我們的身體就會產生一個機制,希望藉由舌尖所帶來的味覺刺激,讓身體發熱、流汗,這樣,你的內在就會感覺到自己是有在流動的,以達到情緒無法發洩的平衡。

喜歡吃辣、重口味的人,有什麼樣的特質?

喜歡吃辣、重口味的人,有什麼樣的特質?

Photo by Luisa Brimble on Unsplash

那麼,長期喜歡吃辣的人,又有什麼樣特別的個性或特質呢?

喜歡吃辣的人,有一種是個性比較外放、比較直接的,他們比較喜歡「有事情就明講,不要拐彎抹角」,沒有耐心去慢慢猜,屬於一根腸子通到底的直爽類型的人。可能感覺上會比較愛恨分明,也比較容易情緒形於色,他開不開心,其實你都可以看得出來,即便他努力壓抑自己的情緒,你也還是可以看得出來。

另一種人,則是屬於比較沉默、壓抑的類型,他們也喜歡吃辣,可是,他們喜歡吃的是辣醬裡面加豆豉、豆瓣,偏鹹辣的那種辣。

這種類型的人,可能在表達上比較沒有辦法那麼流暢,也沒有辦法很快地理解對方想講的意思,所以,他們通常會看起來比較沉默,但其實,他們也會很希望別人可以清楚明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。吃辣對於他們而言,可以幫助疏通內心卡住的感覺,為自己帶來更多痛快感。

不敢吃辣的人,如何透過「味覺」平衡壓力?

不敢吃辣的人,如何透過「味覺」平衡壓力?

Photo by Mikey Frost on Unsplash

平時就喜歡吃辣的人,在遇到壓力的時候,吃的辣度會稍微再更提升一點;而平常不吃辣的人,在遇到壓力時,可能也會想吃辣。

假如你怕自己會負荷不了,有什麼方法可以在不提升辣度的情況下,透過飲食調整自己當下的狀態呢?

以往我們都會覺得「壓力大的時候,就要來吃一點甜甜的東西」,好像就可以舒緩自己的情緒,讓自己有一點幸福感,那是因為甜點會讓你的腦中分泌一點「快樂的多巴胺」,但是,它會讓你在短暫的舒服之後,落寞感再度湧現,無法真正為你帶來長時間的穩定感。

所以,我會建議你可以試試看,當你發現自己近期壓力變大,食物越吃越辣的時候,也許你可以改吃一點點的「酸」來平衡。

那個「酸」並不是要吃到很酸很酸,而是吃到你個人對「酸」的耐受程度就好了。假如你平常會吃到會覺得酸的酸度是 5,那就是吃到大概酸度 5 到酸度 6 就會有這樣的效果了。

透過口味上的改變,可以幫助你意識到自己現在的狀況,是不是其實是有壓力的,進而排解自己的情緒。除了飲食方面的調整,也歡迎你來參加讓情緒流動、讓身心更新《一日工作坊》喔!

肚子餓吃澱粉容易脹氣的人,該怎麼辦?

肚子餓吃澱粉容易脹氣的人,該怎麼辦?

Photo by Yu Hosoi on Unsplash

最後,如果你是平常飲食就比較清淡,也有持續在做內在自我的覺察,對自己的生命有比較多「看見」,並且身心狀態是屬於比較輕盈的人,在飲食方面,也有幾點建議想與你分享。

如果你是內在相對比較有在流動的人,如果你在壓力比較大的時候,去吃一些重口味的食物,你的身體很可能反而會很容易覺得「好累喔!」。

這是因為你身體沒有辦法去分解、負擔那麼重的口味,所以,你的身體才會有一種「好累」的沉重感,所以,我會建議可以在這時候吃一點點澱粉,吃一點點澱粉會對於你的壓力平衡有所幫助。

但是,吃進身體的量也要特別留意哦!因為當你沒有特別注意的時候,可能會不小心吃太多澱粉類食物,結果反而吃過量、又有脹氣的狀況。

在吃東西的時候,記得要先感覺一下:「我是不是因為有一種吃不飽的感覺,所以,才會一直有點緊張、緊繃地在吃東西?」。

假如你發現自己是在有點緊張、有壓力的狀態下用餐,可以先試著緩和自己的情緒,告訴自己:「我現在就是好好吃這一頓飯就好」。

你也可以先喝一點水,讓自己回到當下的這個「覺」,讓自己沒有那麼飢餓的時候再去吃澱粉,這時候,你就不會吃到過量。

透過生活的不同角度,包含我們個人的不同的感受,最重要的是,你要去了解你自己,把自己當成一個很有趣的探索目標,對自己有更多的覺察。

透過我們分享的各種身體覺察的故事,你也可以回到自身感覺看看「我自己是不是也是這樣呢?」,然後學習更多地照顧自己的方法,就像是打開另外一個宇宙,去認識自己跟周遭這個世界哦!

✿ 《放過自己,正能量就來了》讀書會,開放報名中!

老師將帶讀《放過自己,正能量就來了》一書,即見如來套書之一。本書集結了章成禪師多年累積的文章精華,字裡行間傳達的人生智慧,老師將以不同的角度,解析書中教導的智慧&關鍵提醒,陪伴你落實在生活中,迎接生命明亮的時刻。

迎向一條「讓心輕盈」的路,打開身心淤積的能量,從豁然開朗中,重拾快樂喜悅的生命。

*2025 年一月份起,隔週一上課,可插班報名。
*時間詳情&報名方式:請私訊 FB 粉絲專頁報名
粉絲專頁

✿ 《放過自己,正能量就來了》讀書會
開放報名中!

靜如老師將帶讀《放過自己,正能量就來了》一書,即見如來套書之一。

本書蘊含著章成禪師字裡行間傳達的人生智慧、生命突破方法,靜如老師將帶讀解析書中教導的智慧&關鍵提醒,陪伴你落實在生活中,迎接生命明亮的時刻。

走上一條「讓心輕盈」的路,打開身心淤積的能量,從豁然開朗中,重拾快樂喜悅的生命。

*課程時間:2025/8/4、8/18、9/1、9/15、9/29、10/13、10/27….可插班報名

*時間詳情&報名方式:請私訊 FB 粉絲專頁報名

⎯ 靜如老師的粉絲專頁

(Visited 17 times, 1 visits today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