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麗月的故事】懂事的長女、盡職的老婆... 卻在婚姻背叛後,發掘最珍貴的「力量」

【麗月的故事】懂事的長女、盡職的老婆... 卻在婚姻背叛後,發掘最珍貴的「力量」

Picture of 靜如老師
靜如老師

Podcast 《感官風景》主講人|身心靈引導者 • 花精療育訓練師

麗月是位典型的家庭主婦,與先生育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,並與公婆同住。

先生在家族企業裡上班,工作很穩定,外表也不遜色,是個親友羨慕、誇讚的好對象。

婚後的麗月不用為了賺錢在外奔波,只需要打理好家裡的大小事、照顧好兒女,原本應該是過著很無憂的生活才對,然而,有一些心事,一直藏在心中,讓她感到難受。

公婆時常在言語上冷潮熱諷,還會無理地挑剔,但她只能默默承受。加上娘家與夫家的經濟狀況落差很大,為了避免落人口舌,所以,她也與娘家的人保持距離,結婚後就很少回去了。

即便生活中有這些不順心,麗月還是一直安慰自己,她是跟先生結婚,所以,只要先生還愛著她、護著她就夠了。

Photo by Alexander D Titukh on Unsplash

麗月以為,日子會這樣相安無事的過去。

然而,先生開始對她的態度變得有點奇怪,這種感覺說不上來,雖然沒有直接明確的證據,可是女人的直覺告訴她「這其中一定有問題!」。

不安漸漸吞噬她的呼吸,壓迫得胸口發緊。當真相攤開,她發現先生與公司會計有染的證據,一聲「匡噹」響徹夜裡,是她心底最後一道防線也崩塌的聲音。

各種複雜情緒湧上心頭,否認、不安、懷疑、憤怒、悲傷⋯⋯,整個人彷彿支離破碎、癱軟無力。結縭多年的丈夫,那個她最信賴、安全可靠的人,原以為可以白頭偕老的人,竟然背叛了她,曾經期待的美好未來,在剎那間全部瓦解。

作為一位安分守己的妻子,自己努力打理好家庭,照顧好小孩,讓先生在外專心打拼,為什麼換來的卻是這種結局?麗月所有的委屈、怒氣全都湧上心頭。

她不甘於這些年的付出,用真心換回的竟然是絕情,於是與先生起了口角,沒想到先生惱羞成怒「啪!」的一聲,一巴掌重重地打在她的臉上,反吼了一聲「不然妳要怎樣?」。

感情在這一來一往的咆哮中,產生了裂縫。

Photo by Mikhail Benitez on Unsplash

麗月簡單收拾了行李,離開了這個家,逃離先生的背叛,逃離這場失敗的婚姻,逃離渾身是傷的自己。她回到了娘家,回到了那個曾經被她遠離的「避風港」,暫時與先生分居。

幸好娘家永遠是女兒的後盾,父母自然不願讓自己的孩子受委屈。畢竟做父母的,一生心願無他,只希望子女幸福、過得快樂。

然而,她在娘家居住的這段時間,看見兩老不時滿面愁容,便知道自己的狀況讓父母擔憂了。一方面覺得自己很不孝,一方面又因為心中多年來對父母的愧對感,讓她築起一座更高的牆,不敢與他們有太多的互動。

而麗月離開家中的那段時間,女兒也每天不斷哭鬧,問爸爸「媽媽什麼時候會回來?」。孩子們都還小,先生、公婆因為一直認為照顧孩子是麗月的責任,所以時間一久,也漸漸對孩子失去耐心。

經過這些分居的時間,先生終於意識到孩子不能沒有母親,於是,過了一段時間後,便來把麗月接回家,並跟她保證會跟外面的人做個了斷。

待在娘家這段期間,麗月的心裡也是百般掙扎,加上對孩子放心不下,考慮到如果離婚了,真正受苦、無辜的還是孩子,所以,當她的情緒平復後,也決定試著與先生重新溝通,回到了「那個家」。

家境辛苦又身為長女的她,從小便學會在逆境中扛起責任,面對困境,她練就了一份堅韌與勇氣,不管先生、公婆未來是否會一樣對她冷言冷語,麗月決定為自己的人生找到出口。

這是麗月開始來上課的理由。

她在課程中也下一了個決心,決定要讓先生再次愛上她。

Photo by Daniel Seßler on Unsplash

被伴侶背叛後,仍願意主動修復關係,並不是件容易的事,因此,我對麗月感到很佩服。

挫折會帶來痛苦,痛苦會產生驅動力,讓一個人下定決心往新的方向前進,但是,在此之前,心裡的傷需要先被療癒、被修復。

與麗月相處的過程中,不難發現,她的表面上雖看似平靜無波,實際上內心已是一陣波濤洶湧,我想那是因為長久以來所受的煎熬,急著尋找一個出口。

於是,我請麗月輕輕閉上眼睛,做幾個深呼吸,讓自己先靜下來,去感受自己的身體有哪些地方有感覺?如果有「情緒」的浮現,那又是什麼樣的感覺?它又在身體的哪個位置呢?

接著,麗月回想起自己當年結婚前幾天,那個讓她既傷心又害怕的時刻。

當時,公婆嫌棄她們家太窮了,告訴她以後少回娘家,不然會害他們被其他人瞧不起。聽到這些話的她好傷心、好難過,覺得自己是個不孝女,沒辦法讓家人獲得應有的尊重,也不敢跟自己的父母說這些話,所以,一直將這份情緒藏在心中。

但除此之外,她與父母之間似乎還有其他故事⋯⋯

談到父母的婚姻帶給自己的信念,麗月的回答是:只要「勤勞做」,就可以好好維持一個家。

身為姊姊的她,是家中的「小媽媽」,父母凡事都要她多讓著弟弟、妹妹,要求她做好榜樣,要她照顧好家裡,可是即便做了這麼多,弟弟、妹妹往往才是最被疼愛的那個。

小時候的她都會覺得:「我累一點沒關係,這樣爸爸、媽媽就會知道我很乖、我很聽話,他們就會更疼我了。」說到這裡,麗月開始放聲大哭,眼淚裡盡是小時候沒被愛填滿的遺憾,而這些淚水似乎也是在為婚姻裡「勤勞付出」的自已而哭。

「只要我再多做一點,爸媽就會更疼我,先生就會更愛我,我要當乖女兒,我要當好太太⋯⋯。」

一年多來的憂慮,奪走了麗月的活力。現在她想把那份活力,用在重新了解自己上。

Photo by Yousef Espanioly on Unsplash

經過ㄧ次次的課程,ㄧ次次的自我探索,讓她重新看待自己,看見自己是有能力、有力量的。只有先讓自己變好了,身邊的事物也才會跟著變好,這是宇宙的法則。

除了自我覺察,在夫妻的互動上也開始有了美好的改變。現在的她,與先生的感情更加甜蜜了,因為她終於做回了自己,看到珍貴的自己。

在親密關係中,麗月現在是先生的傾聽者,兩人互動非常親密,與公婆的關係也得到了應有的尊重。

在親子關係上,媽媽勇敢面對事情、努力成長的狀態,也帶給孩子們充盈的心靈能量,讓孩子有更高的學習意願,課業也在不知不覺間進步。

麗月逐漸釋放了身體情緒,也鬆開心裡的結。我可以感覺到,她的整個身體放鬆了許多,身心感覺變得更加輕盈了。大概是因為她終於不用再背負著沉重枷鎖,在別人加諸的信念裡生活。

所以,想法、信念與經歷過的事情,究竟會成為一個人的阻礙?還是反轉的動力呢?

其實,這都是在一念之間,全看當下你是如何解讀自己的情緒。而你如何看待自己,也決定了你的自我價值,決定了你會如何被他人對待。

受到這樣的傷害,麗月不但沒有被第三者擊退,還反敗為勝。

「遭逢挫折不氣餒,甚至想讓自己更好」在心理語言上稱作「昇華」,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分手、遇到挫折後,反而會把心力轉回到自己身上,重新看見並肯定自己的價值。

當心中有餘裕,不僅能愛上自己,也會讓你散發出新的光彩,身邊的人也會對你另眼相看,生出由衷的尊重。

而家庭,也是一個人的學習基礎,我們會在父母親身上學到「愛」是什麼、如何愛人,以及如何被愛。我們會複製在家庭中學到的互動,並將它帶到新的關係中。父母的教育是起點,卻不是定論,當我們願意為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時,「藉口」就會失去力量。

每一次的「覺察」都是改變的開始,每一次的「看見」都是重生的選擇。

即便此刻身陷泥沼,也別忘了有一份更大的愛,正等著你跨出那一步,引領你找到屬於自己的出口。

✿ 《放過自己,正能量就來了》讀書會,開放報名中!

老師將帶讀《放過自己,正能量就來了》一書,即見如來套書之一。本書集結了章成禪師多年累積的文章精華,字裡行間傳達的人生智慧,老師將以不同的角度,解析書中教導的智慧&關鍵提醒,陪伴你落實在生活中,迎接生命明亮的時刻。

迎向一條「讓心輕盈」的路,打開身心淤積的能量,從豁然開朗中,重拾快樂喜悅的生命。

*2025 年一月份起,隔週一上課,可插班報名。
*時間詳情&報名方式:請私訊 FB 粉絲專頁報名
粉絲專頁

✿ 《放過自己,正能量就來了》讀書會
開放報名中!

靜如老師將帶讀《放過自己,正能量就來了》一書,即見如來套書之一。

本書蘊含著章成禪師字裡行間傳達的人生智慧、生命突破方法,靜如老師將帶讀解析書中教導的智慧&關鍵提醒,陪伴你落實在生活中,迎接生命明亮的時刻。

走上一條「讓心輕盈」的路,打開身心淤積的能量,從豁然開朗中,重拾快樂喜悅的生命。

*課程時間:2025/9/29、10/13、10/27、11/10、11/24、12/8、12/22….可插班報名

*時間詳情&報名方式:請私訊 FB 粉絲專頁報名

⎯ 靜如老師的粉絲專頁

(Visited 11 times, 1 visits today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