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dcast 《感官風景》主講人|身心靈引導者 • 花精療育訓練師
最近對於情緒及壓力的議題特別有感觸,其實,這世界上每個人的能力都不差、也都有各自的天賦,但是,人生中有一個很關鍵的決定性因素,就是「情緒迷障」的阻礙。情緒的狀況,往往會影響我們無法往更好的人生發展。
老師在為大家做情緒細胞記憶釋放的過程中,發現許多人常常會有一種「哎呀!我的頭腦知道啊,可是我就是做不到」,很多時候明明很認真學習,都學到頭腦裡了,但真的要去做的時候又做不到,就會覺得「我怎麼這麼糟糕,怎麼都沒辦法把這些知識運用在生活上?」反而給自己帶來壓力。
這樣的案例還蠻多的,所以,老師覺得很可惜,明明你有一個這麼好的動力去學習、去改變卻卡關了,老師希望每一個有這樣的意願的人,都可以有更順利的往自己期待的方向去蛻變。
有些人從小就很聽話,很遵守規矩,是非常有禮貌的乖乖牌,也許是因為從小家庭環境的的影響,總之,這樣的人出社會以後,可能面對上司、上級,也都會按步就班、盡力配合、努力完成工作交辦。
假如有一天,這種人想要獨當一面、自行創業的時候,他的內心是想要出去闖出自己的一番天地的,但是,同時他又會突然有一種「好像失去了準則」的感覺,這會讓他很害怕又摸不著方向,創業摸索的時間會比別人更長。
你可能會想「一個凡事都聽話照做的人,怎麼會想要自己出來獨當一面?」其實是有可能的喔,因為現在大家的內在都渴望自由,有的人可能是想要試試看不同的路,卻不知道決定創業會面臨到這麼大的問題。
如果平時做事情都需要別人贊同,才敢去做的人,當他想要創業的時候,只要一些合作夥伴、上下游廠商經驗比他豐富,這時候他的內在就會形成一種對權威的敬重,而這種敬重,其實更深一層來看是種「恐懼」,因為他從小都是服從於權威之下,所以,他會很自然地覺得「那權威人士說什麼,我就做什麼」。
但是,對正在創業的他來說,這樣的內在狀態,其實也是一種無形的限制喔!
如果你沒有用一個平衡的方式去疏通這種「恐懼」,它就會卡在那裡,但是你卻會不自知,然後,你就會去學好多所謂的「創業技巧」、「事業經營課」,學溝通、學談判、學企業管理……等等,但是學會了之後,在面對經驗比你豐富的廠商的時候,你好像又會開始害怕,怕自己運用不上了,慢慢地,你就會覺得「哇,怎麼人生到處都卡卡的,我都這麼努力了,怎麼還是這樣?我的成長好慢喔!」然後感到很挫折。
其實,只要你把內在的那些情緒、焦慮,或者透過一些方式去尋找你內在潛藏的壓力點,並且將它釋放之後,你所遇到的事情就會慢慢變順,你的頭腦好像也不會再抓住那麼多讓你有壓力的東西了。
「情緒潰堤」時再釋放就可以了嗎?
當你感覺到自己內在有很多情緒的時候,可以來找老師做情緒細胞記憶釋放,讓這樣的一個情緒有疏通的管道。
可是,如果有人好像感覺不太到自己的情緒,或者是,沒有發現自己累積的壓力,這時候可以怎麼辦呢?
其實,這也可以透過情緒細胞記憶釋放幫助你覺察到。
不論是情緒細胞記憶釋放,或是讓情緒流動的其他管道,不一定是要是遇到「生離死別」、「天崩地裂」的事情發生,讓自己的情緒崩潰、走不出來,才要正視情緒這個區塊,並不是喔!而是當你感到「有點壓力」的時候,我們就可以透過讓情緒流動的管道,為自己找到一個適合的方式來照顧自己。
其實,當我們有壓力的時候,常常會在無意識間有一種口頭禪,比如說:在辦公室裡面,你忍不住說「我快崩潰了、我快不行了、我快炸掉了」,或是「我看到那個人,我就快炸了」,甚至有時候雖然不敢直接說出來,但是,你的腦袋就會一直回放「快瘋了!快瘋了!啊!!!」的聲音。
當這些心情透過你的嘴巴講出來的時候,你可能不會覺得怎樣,可能大家聽完就笑一笑說「這很正常啦!他又在發瘋了」,也許你還會邊喊「我快崩潰了」,邊拿起飲料再喝一口。就像韓劇裡的大嬸會說「這個死丫頭,我都快瘋了!」。
這些看似再平凡不過的抱怨,其實,在這裡面你是真的會有一種情緒快炸掉、快潰堤的感覺。
那麼,在「我快崩潰」之前這些情緒是怎麼累積的?你的壓力又是怎麼累積的?
很大的原因是,你所期待的回應,跟外界給你回應的不一樣,長期累積下來,你就會形成一種壓力。
以我們前面講的創業為例,假如你是出來創業的那個人,你可能內心會一直很想得到別人的認同,才敢開始行動,或者是,你會一直忍不住尋求別人認同你的看法、你的說法,等到有肯定的答案,才會讓你比較有安全感,其實無形之中你就會一直放大別人跟自己的互動狀況。也許這還不至於讓你崩潰,但是也會帶來極大的壓力。
然而,也正是因為你願意開始探索自己,你才會發現「原來我一直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同」,反之,如果你沒有這麼細緻地去感受的時候,你不會意識到這個細節,只會覺得「現在時機好難喔!我是不是挑錯時間點了,這個時機、這個景氣,我不應該出來創業的」。
當外界的發展情況跟我們內心所認同的不一樣的時候,也會形成一種壓力。就像有些投資人就會說:「我明明都有做功課,明明看好這支股票了,但是,我還是錯估了,結果跟我想的不一樣。」然後,這些股票投資人就開始有壓力了,這些壓力就會在你的生活中一點一滴的累積。
然而,生活中勢必有很多「我們期待的」跟「外界給我們的」都不一樣,所以如果再加上你又沒辦法調適各種工作上、家人相處上的壓力,累積到一定的程度後,就會突然「爆炸」。
所以,有時候當你在社會新聞上看到,一個人突然行為脫序、脫軌,你可能就會覺得「很誇張耶!有那麼嚴重嗎?怎麼會生那麼大的氣?怎麼會那麼誇張?」他就像那個悶燒鍋,人生走到這一刻突然爆炸,我們只有看到「哇!他爆炸了」的那一剎那,可是我們沒有去看到,他是怎麼樣累積到現在,而那個理智線斷掉,崩潰的那一刻,可能就造成了一些不可挽回的狀況。
現在的你也許還沒累積到那麼極致的狀態,可能都還只是在正常範圍中的小小累積,所以,請不要讓自己也成為一個「悶燒鍋」,適時地釋放自己的情緒,才能幫助你往裡想的人生前進唷!
老師秘密分享:壓力潰堤的急救小方法
面對壓力,老師覺得最有效的方式,就是做情緒細胞記憶釋放,日常中遇到一些事情沒有辦法處理、解決的時候,我也會這麼做。
這裡想分你分享一個秘密,就是老師會在自己的車上自己做情緒釋放,或者是透過「跳舞」釋放自己的情緒,因為當你的情緒沒有被釋放掉,靈感就很難進入腦中,即便你很努力地去找答案,甚至答案就在你面前,你也會看不到那個答案,因為「情緒的迷障」真的會把你的思緒跟視野擋住,讓你沒辦法分辨哪些事物是對你有幫助的哦!
情緒釋放的方法有很多種,如果你有興趣的話,老師也會在情緒釋放工作坊分享,也有針對情緒的「急救方法」,跟你分享「情緒突然湧上來的時候,可以怎麼做?」。
當你覺得自己有點壓力的時候,你可以透過這樣的情緒流動跟釋放,讓自己對自己的情緒更有主導權,也更知道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緒,比較不會總是「感覺一上來,就整個人被帶走了」,比如說,你可能有時候會覺得「我不甘心,憑什麼他可以這樣?我就不行?」這就是被情緒帶走的一種狀況。
那麼,又該怎麼區分「感覺到情緒浮現」跟「被情緒帶走」兩者的差別呢?
舉例來說,當有一件事情不符合你的期待了,你可能會說:
你覺得這兩句一樣嗎?
這兩者其實是不同的哦!因為當你能夠用「我感覺」的時候,這種「感覺」其實就好像是你把自己從中抽離出來,那個情緒的張力就沒有那麼大,你也就比較不會被情緒帶著走。
但是,相反的「我覺得我很受傷」則是你百分之百讓自己投入在這個情緒裡,是一場自己受傷的內心戲,而且還是傷得很痛的被害者角色。
所以,當你有一點點壓力的時候,老師會很誠心地建議,你也可以做一些情緒的流動與釋放,之後當你再遇到「情緒」的時候,就比較不會被它抓住,面對壓力的時候,你也比較不會隨著壓力起舞,然後忘了自己是誰。
當你養成了習慣,每個月為自己的內在情緒「倒一點垃圾」,你會對更加清楚、明白自己的情緒慣性,也就比較不容易被情緒帶著走,因為你會知道「情緒」就是來了又走、來了又走。
讓你的「情緒水壩」持續釋放
這次的一日情緒工作坊,老師和幸倫老師有做些新的課程設計,是每一個人,只要有壓力的人,都可以來做一些情緒釋放,情緒釋放不是只有來這邊互相吐苦水,讓那個苦出來,而是跟自己在一起,練習如何跟情緒好好互動。
在過程中,老師也會用另外一種方式帶領,幫助你訓練自己的身體情緒釋放,讓你發現「原來還有另一個路徑可以釋放情緒與壓力」。
這次的課程希望是會讓你覺得「我在過程中沒有哭,也沒有講出很隱私的事情,我也沒有覺得很悲傷,但是下課後,我覺得自己的身體好像也有釋放到了」,所以只要你覺得自己有壓力,都可以一起來做情緒的流動跟釋放。
練習情緒釋放,就像是在為自己的「情緒水壩」建一條河的渠道。我們以前可能情緒都是以「潰堤」的方式釋放,可是,現在老師要跟你一起在水壩旁邊挖一條小渠道,讓情緒可以持續慢慢地流掉。
也許一開始你不熟悉這種方式,但是上完課後你會發現「喔!原來可以這樣慢慢流掉,然後緩緩地釋放、好好的調整情緒,原來是這樣的感覺、是這樣的方式啊!」,然後我們的身心、我們的內在情緒也就會知道,我們不需要用潰堤的方式,也能好好地被照顧到。
祝福你找到適合自己的情緒釋放方式,人生過得更順遂!
✿ 《放過自己,正能量就來了》讀書會
開放報名中!
靜如老師將帶讀《放過自己,正能量就來了》一書,即見如來套書之一。
本書蘊含著章成禪師字裡行間傳達的人生智慧、生命突破方法,靜如老師將帶讀解析書中教導的智慧&關鍵提醒,陪伴你落實在生活中,迎接生命明亮的時刻。
走上一條「讓心輕盈」的路,打開身心淤積的能量,從豁然開朗中,重拾快樂喜悅的生命。
*課程時間:2025/4/14、4/28、5/12、5/26、6/9、6/23….可插班報名
*時間詳情&報名方式:請私訊 FB 粉絲專頁報名
⎯ 靜如老師的粉絲專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