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Rwholeness
Podcast 《感官風景》主講人|身心靈引導者 • 花精療育訓練師
你身邊是否也有這種朋友:明明人很好,好溝通、好商量,也很願意幫助別人。因為個性很好,也不太會跟別人結怨。
但是不知道為什麼,這麼多年過去了,仍然遇不到合適的對象,甚至會遇到不太對的人,身體偶爾也會出現一點小狀況。
上述這段話有沒有讓你想起誰,亦或是你就是這種人呢?
老師在諮商過程中遇到許多這樣的人,他們也會忍不住問我「為什麼」,而其實這要從一個人的「自我價值」談起!
你覺得「自我價值感」是什麼呢?
你覺得自己「有價值」嗎?
「自我價值感」是很內心的一件事,普遍亞洲人會比較容易自我價值感低,因為我們的文化背景多少影響我們的自我認同、自我價值感。
而實際上,「自我價值感」是很難培養的。
所謂的培養,是「我想要對自己有好的感覺」、「我能夠認可自己」、「我知道自己是…..」,但是,實際上談到該如何執行又是件很抽象的事情。
所以,建議你可以試著用有以下 5 種狀態自我檢視看看,自己的狀態唷!
雖然以上的五個角度,都是「自我價值感低」可能會影響的外在表現。
但是,在這一集的分享中,我們將會聚焦討論第 5 點「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,但是不敢表現出來」,因為內在如此的人,外在表現正好就是我們開頭提到的人格特質:
明明人很好,好溝通、好商量,也很願意幫助別人。加上個性很好,也不太會跟別人結怨。但是不知道為什麼,好像一直遇不到合適的對象,甚至遇到不太對的人,身體偶爾也會出現一點小狀況。
究竟為什麼我們「害怕說真話」?
延續剛剛的第 5 點,我們可以說自己是不想要得罪人,但是其實今天即便是自己不認同的人這麼問,我們仍然會如此回覆。
因為「不想得罪人」、「傾向討好」已經默默地成為我們求生存的一種方式。而這樣的表現也讓別人覺得「這個人好好相處喔!」
舉例來說,大家在討論要吃什麼東西時,明明很想吃的是 A,但當大家都想吃 B 的時候,就會忍不住說「我也喜歡吃 B」。
不敢說出真心話,是因為害怕自己跟別人不一樣,會被別人覺得不合群、甚至被討厭,所以不敢說實話。
然而,雖然這些恐懼在心中看似龐大,但是「說出實話」並不會得罪人、不會傷人的。
而且,我們可能一開始是「不敢說出真心話」,但時間一久了以後,也就「不太知道怎麼說真心話」了。
因為,一開始只是單純「害怕說實話」,或「不想被討厭」,所以因為恐懼,我們越來越少說實話。久而久之,也就漸漸變成了「不知道怎麼說實話」,最後,這些內心彆扭的感覺,連自己也搞不懂自己到底是怎麼了…
長久的「討好模式」,其實也是內心的痛苦矛盾
而實際上,長久的內在和外在表達的不一致,其實會深深影響我們的身心。時間長了,變得嚴重了,可能會變成一種「好人中的壞人」狀態唷!
那麼,什麼是「好人中的壞人」?
千萬不要誤會!「好人中的壞人」不是壞心腸的人,我們也絕對沒有想要當壞人。
但是,當我們不敢說出實話,累積久了,加上自我價值感不夠,就會變成「容易被別人的好消息刺激到」。
比如說,今天有一位朋友要去面試,我會很為你開心,我會說:「太棒了!你好厲害,終於得到那間公司的面試機會了。」
但是,卻會莫名其妙心裡想:「好希望下一場大雨喔,這樣你的面試就去不成了。」
這是我們內在很小、很小的聲音,甚至連自己突然意識到都會被自己驚嚇到。
但是,為什麼我們會有這種心裡的聲音呢?
答案是:因為如果朋友面試上了,朋友的境遇可能就會比我好很多,因此,即便我是真心祝福你的,但是心裡好像就是會有另一個聲音跑出來說話。但這種感覺又沒什麼,就像是想著「好希望下大雨、淹水」,但我們並沒有說出來。
這些想法,也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。
所以,到最後,連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成為了這樣的人。
一方面我們是想對人好的、怕得罪人變成傾向討好別人,另一方面,卻又在面對別人的好事時,無意識就會有些負面思緒,即便沒有說出口,自己也會有愧疚感、矛盾感。
長期下來,矛盾心理所累積的壓力,會讓人覺得很累,任何對外應對都變得想很多又很沈重。
處於這樣的狀態,我們會有 3 種思緒&表達狀態
第一點:減弱我們的快樂程度
通常如果我們在這樣的狀況裡,心裡對於發生的好事不會感到特別開心,就是即便是開心的事情好像也不太會「發自內心開心」的感覺。
第二點:遇到壞事,容易往壞方向擴展思考
但是,當壞事發生時(尤其是別人的壞事),會想到情況是不是有可能會變得更糟。(請注意!這裡指的不是詛咒他人喔,而是會往壞的方向有比較多擔憂和想像)
以近期頻繁發生的地震來說,我們在這樣的心理狀態下,可能看電視時會漸漸變得無感,甚至看到地震的新聞,可能心裡會想:「會不會在哪裡也有更大的地震發生呢?」
這種擴大壞事的想法,並不是真的希望別人過得不好,而是傾向往壞的方向擴展思考。
第三點:描述經歷時,無意識地「加強」那個描述
另外,在講話時,也可能會不經意地加油添醋。
比如說,我們在路口看到一場車禍,兩方騎士都只有輕微擦傷,但我可能會跟你說:「我剛剛在路口看到車禍,好可怕!有人擦傷流了好多血,太可怕了!」但其實實際上並沒有這麼嚴重。
而為什麼會變得去加油添醋的說話呢?
因為當我們不斷地壓抑自己,心裡的情緒會發酵、變酸,需要一個流動的出口。
而其中一個流動的出口,就是在表達時誇大敘述方式。但是我們並不是故意的,也不是為了搬弄是非,更不是想要害人,而是一種長期壓抑,加上心情發酵後,需要有更多自我抒發而產生的一種現象。
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以「好人中的壞人」形容這樣的狀態。
簡單來說,當我們以一個看不起自己的方式生活時,其實是很壓抑的。
因為害怕表達、害怕別人會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。所以讓我們產生混亂的感覺,加上沒有適當地讓這些情緒流動,思想就會往比較負面的方向發展,變得自己也無法控制。
「身體健康」與「行動力」為什麼也會受到影響呢?
除了想法受到影響,身體也會出現狀況,因為人的心理與身體是相連的,我們的身體可以感受到主人現在的心情、情緒與思維。
身體的狀況可能會從剛開始的「不容易入睡」,漸漸變成「容易感冒」、「抵抗力變弱」,或是「頭痛」、「背痛」、「呼吸急促」……等現象。
久而久之,可能會有一種身體的自我攻擊,容易產生免疫系統的相關疾病。
因此,除了服用藥物治療,也建議搭配內在的清理,對身心的好轉會有一定的幫助。
而在影響到身體健康前,我們的「行動力」也會被影響!因為當我們心中的想法都很沈重,就會讓我們提不起勁做事。
當別人輕盈的走向自己的目標的同時,我們可能是背著 100 公斤的心理壓力走向目標,那樣當然會累,而這種累的感覺會讓人變懶。
所以,除了人際關係受到影響,身體與行動力也會受到影響。
提升自我價值感!3 個具體角度
如果發現自己有類似的情況,有什麼建議可以「自我幫助」改善呢?
1. 斷捨離整理
透過整理生活周遭的東西(包含人、事、物),我們會「知道」自己是什麼樣的人,,因為了解哪些東西真正適合我們,會讓我們更了解自己、找到自己的辨識度和特別之處、建立起自我認同感,這都會累積「自我價值感」,也就不容易落入比較心。
舉例來說,可能有些東西是以前別人送我們的,且東西保存的狀態很好,但是我們長年捨不得丟掉就這麼一直放著,但其實它已經不適合現在的我們了,那麼我們就要「去判斷」、去為自己做選擇,然後一一把它們清理、整理掉吧!
2. 拿掉「比較」的習慣
其實,「比較」是種習慣,當別人有,而自己沒有的時候,就會有種「你這麼棒,為什麼我不是這樣呢?」的想法產生。
但是,根本上來說,這是因為「你看不到自己的重要性」,當你看不到自己的重要性、獨特性時,又要如何拿掉比較心呢?
所以,在清理的過程中,你越是清楚適合自己的東西,也就越是了解自己,當你了解自己的時候,你就可以拿掉「比較」的心理,會停止那個「比較」的自動導航的心,重新看到自己的重要性。
當你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、適合的類型、不同的生活方式時,你也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自己,也就不會再去羨慕別人的成功了。
3. 用心學習人生智慧
其實,要拿掉「比較心」的過程是需要時間練習的。
我們在這集的開頭,也有談到其他狀態的人,其實不一樣的類型真的是會衍伸出更多不同的狀態,而我們在〈感官風景|長期實踐課〉中也會分享到,老師會從脈輪、從經絡,讓你更清楚:
「為什麼我那麼容易脹氣?」「為什麼無論我怎麼瘦身,肚子就是瘦不下來?」這些其實都是互相有關係的喔!
如果有一位老師在一旁以不同角度、不同案例的帶領,就可以避免自己一直鑽牛角尖。我們會從一些生活中的小細節去告訴你、提醒你該注意的地方。
你的生活會漸漸地變得踏實,對於自我價值、自我認同感的提升,會讓你也愈來愈喜歡自己。
原本只是一直在抓著那些很虛浮的東西,在慢慢地落實後,你就會看到自己在發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