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Rwholeness
Podcast 《感官風景》主講人|身心靈引導者 • 花精療育訓練師
在經期前一週開始的低潮,例如:莫名地感到情緒低落、焦慮、煩躁…等,相信許多女生都經歷過。
今天想跟你聊聊所謂的「經前症候群」,不論是男生或女生都應該對此有更多的了解,才能在這個女生比較脆弱的時期,好好地照顧自己(或是另一半)。
初次經期來臨,是青春期的開始,也是我們從一個女孩轉變成女人的象徵。在這個轉換的階段,我們的內在會有很多複雜、衝突的感受被勾起。
為什麼我們會有這麼多莫名的情緒被觸動呢?
實際上是因為生理期相關的身體部位,大致是在髖關節、小腹、骨盆這三個地方,這些部位在經期之前或來臨時,都可能讓我們感到痠痛不適。
而其實,這些部位與幼年時期的記憶有關喔!
以「髖關節」來說,它是連接骨盆與大腿的關節,是我們人體動作的樞紐之一,所記錄的是「需要被呵護的感受」。
假如小時候如果經歷過:
這些潛藏著的負面情緒、孤單、不被愛的感受積累越多,我們的髖關節就會越緊繃,身體上的不適也會更明顯。
從中醫角度看經前症候群
從中醫的角度來說,根據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,有多達 80% 的女性因為「經前症候群」產生不適症狀,主要原因多半為「肝」、「脾」、「腎」氣血調節失常。
其中,脾經是負責消化與造血的功能,人體的氣與血會經過髖關節,當我們氣血比較弱的時候,骨盆的壓力會比較大,讓人變得更加心浮氣躁,一但情緒被勾起,我們的肌肉也會變得緊繃,氣血在運輸時就沒有那麼順暢。
肌肉的緊繃感,再加上平時姿勢不良,也就很容易會產生髖關節錯位、骨盆歪斜。
這些又更容易促成肌肉的收縮,因此即使我們特別請師傅整骨,還是會過沒多久一樣會回到歪斜狀態(那是因為身體是環環相連的,情緒、肌肉、骨頭、筋膜等等都是環環相扣的)。
該如何緩解經前不適感?
平時對自己的身心照顧,其實我們可以這樣做。
平日裡我們可以「將骨盆想像成一個小嬰兒」,以對待小嬰兒的方式,溫柔地用手去觸碰、靠近它,用掌心的溫度溫暖它。
請你特別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感受骨盆上,帶給它跟自己安撫的力量。
當你經常這麼做,即便無法讓歪斜的骨盆回正,卻能夠讓部位周圍的肌肉放鬆,也能找回安全感,我們的情緒也就不會再被緊繃的肌肉影響,反之,我們也就能少去因情緒而加劇肌肉緊繃的狀況。
除此之外,我們也可以藉由花精的幫助,透過花精傳遞愛的頻率與能量,為自己帶來更多的愛,更好地安撫自己喔!
祝福你有個安心、溫暖的一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