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dcast 《感官風景》主講人|身心靈引導者 • 花精療育訓練師
工作中該交的報告,總是到最後一刻才完成,該寄出的信件,老是在下班的最後一刻才寄出 ; 回到家裡,想整理也常常感覺有心無力、一延再延,倒垃圾時總想著「明天再倒好像也可以」……。
這些常見的「拖延症」狀態,你是否也曾經歷過呢?
在這篇文章中,老師想與你聊聊「拖延症」。
這是很多人都有的症狀,看似是小毛病,卻會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困擾,長久下來,甚至會因此讓我們耽誤或錯過一些很重要的事情。
因此,了解「拖延症」的成因,以及我們可以如何改掉拖延症,可以幫助自己在生活中更有行動力喔!
每個人的大腦與心中都住著一隻黑天鵝與一隻白天鵝,在是與非、對與錯之間拉扯著。為什麼說每個人心中都有「這兩隻天鵝」呢?這「兩隻天鵝」是怎麼樣巧聲無息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呢?
我們常聽人家開玩笑地說:「能夠坐著就不站著,能夠躺著就不坐著。」
惰性就像我們心中的黑天鵝,讓我們傾向於找「簡單、輕鬆、不用動腦筋」的事情做。接著,當我們真的開始耍廢、放鬆時,內心的白天鵝又會出現,讓我們開始感到些許不安與內疚,可能會想著「我這麼做真的好嗎?」,感到內心糾結。
然而,要知道,人的「惰性」是不需要我們特別學習或下指令,它處於一種「自動導航」的狀態,遇到事情時,就會很自然地有所反應。
這也是為什麼在現今高壓的生活中,我們的頭腦總是會引導我們去做一些「簡單的事情」,這都是因為我們的自動導航模式,就是不喜歡動腦、只想處理盡量簡單的事項,因此,累積起來,就會有很多事情都是拖到最後一刻,才迫不得已去完成。
「拖延」對我們的日常會有什麼影響?
回到家後,我們習慣性地開始滑手機或是追劇,手機裡不見得是我們有興趣、喜歡的話題,電視劇也可能是我們已經重播 N 次的經典戲劇,但是內建的「惰性」讓我們毫不猶豫地選擇腦袋放空滑手機,打開電視讓背景音填滿整個空間。
因為,這些事情都會讓我們覺得「自己彷彿有在做些什麼了」,但我們其實什麼都沒做,只是讓腦袋放空而已。
明明知道下班回家後有很多事情要做(例如:要洗堆積已久的衣服、要出門倒垃圾、要把洗手槽裡的碗盤洗乾淨…等),即便自己明明很清楚這些事情除了自己,也沒有其他人可以幫我們做,但我們卻還是會選擇拖到最後一刻才把它完成。
想必很多人在小時候,也是在開學的前幾天才開始「趕工」寫作業,明明寒暑假期間有很多時間可以慢慢完成作業,但總到了最後一天才有危機意識,把所有作業趕在開學前一天寫完。
「規劃假期要做什麼」這件事情一開始會讓人感到很興奮,但是因為需要經歷訂飯店、比價、路徑規劃…等許多瑣碎的事情,如果事情進展沒有想像中順利,一開始的興奮感可能就會慢慢被消磨掉,漸漸地,我們可能會妥協地覺得「也不一定要出去玩,在家好好休息好像也很不錯。」
生活中除了以上這些,還有像是「做家事」,甚至是「回訊息」等小事情,都會因為「拖延症」讓我們遇到困難。我們會為自己找出很多理由不去做事情,一旦遇到比較耗費腦力或是遇到比較複雜的問題時,我們可能就會像對待那場旅行一樣,選擇妥協不去做了 ; 比如說是手機收到訊息,而對方恰巧不是我們想回覆的對象時,我們可能也會為自己找個理由不去回覆。
拖延症的背後,涵蓋著很多的想法、感覺、情緒,這些都會促使我們「不想行動」。
然而,微妙地是,即便有這麼多想法、感覺、情緒等,讓我們停止了行動,但我們卻還是會有種莫名的內疚感。
比如說,回到家只想休息的我們即便心想:「一整天上班這麼辛苦、這麼累了,下班好不容易的休閒時間,誰也別想再叫我做事!」「我就是只想在沙發上好好放空」。
但是,我們卻同時也會有種微妙、矛盾的心理,在腦袋放空的同時,我們的心中還是會有「對於家中那些該做的事卻遲遲沒有行動」的內疚感,所以才會有「打開電視當背景音」、「滑手機滑不停」這樣的行為出現,以此平衡心中「沒有做事」的愧疚感,因為如此一來,我們就感覺自己有在做點什麼了。
而過於嚴重的拖延症,甚至會影響到我們的個人信用,別人可能會為我們貼上「不負責任」「不被信任」的標籤,這時候我們更應該去正視這個(拖延症)問題,而不是以投機取巧地方式「想辦法先度過眼前這關再說吧!」。
舉例來說:
在工作上,假如我們負責團隊中的其中一個項目,而自己的工作內容中,「查找繁雜的資料」這一項,光想到就覺得好傷腦筋,最後就乾脆拖到最後再說好了,結果因為拖延的關係讓整個專案開天窗。
前面幾次我們可能可以用撒嬌、抱歉的方式,讓其他同事心軟幫助我們完成工作,但是久而久之,別人就不會再為我們的行為買單,也會讓我們自己被貼上「不負責任」的標籤,日後主管要交辦重要事項,可能就不會考慮我們了。
抱著「心存僥倖」的心態也許會讓我們在當下比較好過,但別忘了這也會影響到別人如何定義我們,而更重要的是,請試著感覺看看:
我們的每一次「拖延」,即便自己覺得再不得已、再困難、難解,但其實都在讓我們流失一份信任,流失成為一位「可以交付重任的人」的機會喔!
所以如果你的生命也因此卡關許久,請一定要認真正視自己的這個慣性,尋找屬於自己的解答喔!
如何擺脫「拖延症」,迎向更有行動力的人生?
假如看完上述案例後,你覺得深有同感,或是你也有察覺到拖延症為生活帶來一些困擾的話,老師建議你可以用以下 4 種方式幫助自己擺脫拖延:
很多時候「拖延症」的背後,其實是完美主義在作祟。
你也許有聽過身邊有些成績很好的同學,在考試前都會說:「啊!我這次都沒讀書」,但結果都考得超好,他是真的沒有讀書嗎?也許是,也許不是,因為我們看到的都只有他們在玩的身影,好像也真的沒看過他們在念書。
然而,這種人表面上看起來是在拖延唸書,但其實內心是很焦躁不安的。
之所以會説:「我沒有準備」、「我考試都只是隨便寫寫」其實是因為他的內心真正想告訴別人的是:「你不要覺得我考得不好」,其實他們是害怕別人覺得自己不夠好,所以選擇先降低別人對自己的期待,以免自己達不到那個理想狀態。
當你的拖延屬於這種「常常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」的狀態時,請記得:不要再拖延下去了,因為「即便做得不好也沒關係,重點是你開始行動了!」,這才是最重要的。
老師也會建議你,可以為自己列一個清單,也許是每天三件事情就好(不論大小事):
因為透過每天每件小事的累積,都可以慢慢地為我們改善拖延的習慣!我們會感覺自己真正在一點一滴突破那個「不夠完美的恐懼感」。
在生活中,我們需要對自己的狀態更有覺察力,也許你就會突然發現:「啊!我又再拖延了」當我們開始與自己對話時,就會更知道自己應該要有所行動,防止拖延症再犯。
這時候不妨問問自己:「現在我該怎麼做?」
好不容易擺脫拖延,完成了清單上的事情,當然要好好給自己鼓勵啊!
假如完成了每天要做的三件事情,不妨在睡前給自己一個鼓勵,不論是物質上的,或是精神上的都可以,就像玩闖關遊戲一樣有趣,慢慢地你就會發現拖延症正在遠離自己。
而如果你長期處於這個狀態裡的話,老師也要推薦針對「拖延症」的花精:「心靈修護」。
身為完美主義者的我們,因為害怕做錯、害怕做得不好,而遲遲無法行動,這時,我們需要提醒自己,給自己更多空間犯錯,不要害怕失敗。別讓「害怕失敗的恐懼」,成為我們遲遲無法前進的阻礙。
「心靈修護」是一款粉紅色花精,它可以為我們帶來安慰,告訴我們:「做不好也沒關係喔!即便沒做好,我們依然是很棒的人,大家也一樣是愛我們的。」
它會為我們帶來一種溫暖、陪伴的感覺。
祝福你順利擺脫拖延,邁向更有行動力的人生!
✿ 《放過自己,正能量就來了》讀書會
開放報名中!
靜如老師將帶讀《放過自己,正能量就來》一書,即見如來套書之一。
本書蘊含著章成禪師字裡行間傳達的人生智慧、生命突破方法,靜如老師將帶讀解析書中教導的智慧&關鍵提醒,陪伴你落實在生活中,迎接生命明亮的時刻。
走上一條「讓心輕盈」的路,打開身心淤積的能量,從豁然開朗中,重拾快樂喜悅的生命。
*課程時間:2024/1/29、2/5、2/26、3/11、3/25、4/8、4/22….可插班報名
*時間詳情&報名方式:請私訊 FB 粉絲頁報名,或 Line 報名: @062juhpw
⎯ 靜如老師的粉絲專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