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dcast 《感官風景》主講人|身心靈引導者 • 花精療育訓練師
最近老師想起過去的一個有趣的回憶:
那時候,老師身邊有幾個朋友,都很認真工作、很努力生活,想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,但是,也常常對「生命究竟是怎麼一回事?」有著很大的疑問。
所以,我們之前常常會玩一個遊戲,那就是針對「兩個字」進行討論,各自提出看法。
舉例來說:
假如當天的主題是「東邊」,我們大家就都要講出自己對「東邊」有什麼看法,「東邊」這個詞會讓我們聯想到什麼。
也許有人會說「東邊」就是太陽升起的方向、讓人想起「東升西落」,有人會說就是「只欠東風」,類似像這樣。
在過程中我們都不會去評判對方講得好不好玩、有沒有講錯,或者是講得好不好,反正就是隨便講講,但是後來才發現,這個遊戲原來也會為我們日後的生活帶來突如其來的領悟。
有個朋友曾跟我說:「有一次我在心情卡關的時候,就突然想到這個遊戲,就覺得『對啊,東邊永遠都會有太陽升起』,所以,好像只要我看向東方,就會突然覺得好像也沒有什麼事情,會讓你覺得它會一直永遠、永遠這麼不順的,明天又會是一個新的開始,每一天,東邊都會有一個嶄新的開始」。
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每次玩這個遊戲之後都很開心,因為隨著生命歷程的往前推演,在學習的過程中才知道,原來,這些對話也都是充滿「滋養」的。
那麼,為什麼我們這樣的談話裡會有「滋養」呢?
其中有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:這場對話裡,沒有對錯、沒有批判,就是純粹分享。
在過程中,你可以盡情講出心裡的看法,也會聽到很多讓你覺得「原來有人這樣想啊!」的不同觸動,你的內在也會有更多的觸發點被打開,會有一個「覺」產生,你會發現原來別人看到「東邊」會想到「只欠東風」,跟自己想到很直觀的「太陽升起」不一樣,然後,可能還會有另外一個人延伸出「太陽升起,那就是每天都有希望啊!」的不同視角。
假如在生活中,你很多時候是自己一個人,那麼該怎麼做,才可以在字句上得到一些靈感跟收穫,讓自己也可以擁有更多不同的視角呢?
其實,現在的人常常只要一有「卡住」的感覺,就會迫切地想要找一些可以點醒自己的「關鍵句」,但是網路上的資料看個不停,卻越看越慌,反而沒有獲得滋養的感覺。
那麼,該怎麼知道,自己是處於「一直在抓資訊的狀態」,還是「有獲得對自己有幫助的關鍵提醒」呢?
最簡單的分辨方式是:當你是一直在抓資訊的時候,你不會停止,你會感覺「這個句子不錯」,「那個方法也很好」、「好像這個也可行」….,這就是你「一直在抓取」了。最後,就變成每個都可以,也沒有一個清晰感。
其實,當你真的找到一個比較「滋養」的語句或關鍵提醒時,你會突然有種「哦!沒錯!就是這個!」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,也不會再繼續找個不停了。
也就是說,當天時、地利、人和,你收到符合你當下狀態的關鍵提醒,那就像是你的關鍵句、為你創造了豁然開朗的關鍵時刻。
但是,人生卡關的時候,很難馬上找到一句話,為自己解惑當下的困境。
所以,我們更要隨時預備好自己,讓自己能夠在生命中的每一刻,都可以不斷地去創造「關鍵時刻」,如果你感受到自己能夠不斷創造自己的關鍵時刻,那會讓人很有面對未來的勇氣喔!
怎麼創造自己的「關鍵時刻」呢?
那麼,我們該如何創造自己的關鍵時刻呢?其實,方法就是:你要好好珍惜自己現在的每一分、每一秒,因為這些一步一腳印踏實去做的事情,都可能會成為未來你的「關鍵時刻」的助力。
平時在做事時,就要先有對自己的滋養,也就是讓自己有幸福感、更有餘裕、更能游刃有餘去生活處事,才會給自己不斷帶來養分。
如果我們都能夠這樣,將每一分、每一秒堆疊起來,你會發現自己做事變得比較順,比較不會有卡關的問題;或者是,那件你一直想要做的事情,你更願意跨步出去嘗試了;又或者是,你一直想講的話,終於可以很流動地把它講出來、表達出來了,這些都是你的「關鍵時刻」。
因為這些平時的堆疊,所以,即便你遇到了卡關,也就比較不會有一種好像只能等待、被動地感覺,而是能時時跨步走過、主動性地有所突破。
「關鍵時刻」的具體範例分享
「關鍵時刻」的重點就在於,我們是可以主動為自己的生活,去做一些調整的。
以打掃家務為例:
對一個上班族而言,回家後還要打掃家裡真的是件蠻累人的事情,心裡也知道要讓自己有一個好的居住環境,可是,每次回家後就累了、就懶了,像這樣,拖著、拖著,一直都沒有去打掃家裡。
結果有一天,朋友突然臨時臨時起意說要去你家,這時候你的心情就會開始波濤洶湧,你可能就會一直在想「怎麼會這樣?」、「怎麼辦?早知道先整理一下家裡了」然後,開始感到很懊惱。
或許,你可能會跟朋友說「那你們等一下,十分鐘以後再進來」,然後十分鐘內,腎上腺素急速飆升,趕快掃描家中情況,把該藏的藏在床底下,藏在衣櫥裡面。那段時間內,每一分、每一秒都很緊張,對吧?
你的每一刻都在累積成為你的下一刻,所以,你正在創造你自己未來的緊張、緊繃、悔恨。還是你在創造另一種未來呢!
所以,老師前面提到的「滋養」比較不是在這樣的狀態裡的。
當你願意踏實地面對生活中一些看起來沒有很嚴重的問題,並且把它們放在心上,也願意請教別人,想辦法去解決這些小事情,這些舉動就會讓你覺得「原來我也可以做到這樣」,而像是上面提到的那種時刻,為自己開啟另一個平行宇宙的版本,你可以很輕鬆愉快地朋友在家裏,聊到好多好棒的想法,原本一直想不通的問題,突然就獲得解答了…。
如果生活中不斷有這種「關鍵時刻」,那你就會感覺到很有滋養,覺得好多事都好讓人開心。
社群上的「愜意」背後,也有沒被看見的努力
也許很多人覺得「拖延這個問題誰都會有啊,這很正常」,可能也覺得「沒關係啦,那又不重要,只是一件小事,其他事情我也都還是有做好啊!」。
但是,生活中就是由很多看起來不太重要的事情累積起來的,久而久之,這些「不太重要」的事情,就可能變成「又重要、又緊急」的事情了。
這時候我們可能就會開始去看別人的社群 PO 文,也是在講拖延的問題,讓你覺得自己這樣好像也蠻正常的,不用對自己那麼苛刻。
然而,當我們在「擺爛」的時候,當我們想偷懶的時候,其實我們就會開始去找「大家都一樣」的證據,很有趣對吧?
但是,每一個人的命運都是不一樣的,我們都只能看到外表,你怎麼知道人家背後有沒有靠山?你怎麼知道人家是怎麼生活的呢?也許他一樣是個上班族,但是,他平時下班後就有在打掃,因為他找到方法,可以省時省力地把家裡打掃乾淨,所以週末他總是可以享受悠閒的時光,好好地打扮自己,找一家喜歡的咖啡廳,看著書,讓人感覺他的生活都好悠哉。
如果你只在社群上看到他去咖啡廳的這一個部分,就會想著「那我也要這樣」,好的狀態我們是可以學習的,可是別人不會去 PO 自己打掃的過程呀,因為「家裡維持乾淨」是別人的日常,他就不會想要特別放到網路上。
而我們通常都是因為累積很久沒有整理了,然後,可能今天終於清理完了,太有成就感了,所以,就想要 PO 上網,看看可以得到幾個讚,因為就覺得好不容易做到這一步,需要好好地被鼓勵一下。
所以說,我們在社群媒體上看到的可能只是人家生活的一部分,另一部分可能是你一直沒有看到的,那你就要更清楚地辨別你想成為哪一種人。
我們常常聽到二十、八十法則,如果你想要當那個 20% 的人,當然也可以。你只要有一些感覺、有一些感動,或者是有一些想法的時候,真的,要趕快聚焦在你內在這個想法上面,清明地去想想「那我還可以怎麼做?」。
找到現階段所需的滋養,重拾前進的動力
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下,也許你會需要有一個人的陪伴,那個「陪伴」是指,當你的人生角色產生改變,你會以為生活還是都一樣,但事實上有很多的不同,假如有一個機會能讓自己建構出一個很好的學習脈絡,或者是有一個很好、可以信任的老師的陪伴,反而可以幫助你縮短實現美好生活的時間唷!
如果你體驗到下一個版本的那種輕鬆跟喜悅的時候,就會很能理解所謂「縮短你跟美好時間的那個蹉跎的距離」,就真的會覺得「哇!我怎麼沒有早一點知道這種方法」。
當你很有感觸,你有體會到美好的現階段的時候,你的下階段就會走得更順利。
每一個人往後的腳步,都是一定會從當前這個腳步的累積而走下一步的,假如你往下走的時候,會有一種沉重感,那是由現階段的你那些偷懶、不想面對自己的狀態堆疊而成,所以,下個階段你一樣會帶著這個沉重感,去走下一步路。
不為難以後的自己,這個就是對你自己的滋養。
就是因為你在「滋養」現階段的事情,未來的方向就會更明確、更順利、更明亮,那你就會覺得每天好像都是天降甘露一樣,能夠讓你的活力能量打開,讓自己有這樣的人生。
章成禪師的《有佛法,就有辦法》這本書中,有講到這兩句話:「其實人需要的不是要有更多的時間去解決問題,而是要有更大的智慧去縮短解決問題的時間。」這句話老師看了好幾次仍然很有感悟。
我們以前都覺得「我要有時間,我要多一點時間來解決」,其實並不是的。
現在的你,真的就是需要去找到什麼是可以給你滋養的,可以給你對於人生下一個階段滋養的重要智慧,給你滿滿的、往下走的動力。
✿ 《放過自己,正能量就來了》讀書會
開放報名中!
靜如老師將帶讀《放過自己,正能量就來了》一書,即見如來套書之一。
本書蘊含著章成禪師字裡行間傳達的人生智慧、生命突破方法,靜如老師將帶讀解析書中教導的智慧&關鍵提醒,陪伴你落實在生活中,迎接生命明亮的時刻。
走上一條「讓心輕盈」的路,打開身心淤積的能量,從豁然開朗中,重拾快樂喜悅的生命。
*課程時間:2025/5/26、6/9、6/23、7/7、7/21、8/4、8/18….可插班報名
*時間詳情&報名方式:請私訊 FB 粉絲專頁報名
⎯ 靜如老師的粉絲專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