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擺脫「情緒堆疊」的困境?迎接頭腦、情緒通透的身心

如何擺脫「情緒堆疊」的困境?迎接頭腦、情緒通透的身心

Picture of 靜如老師
靜如老師

Podcast 《感官風景》主講人|身心靈引導者 • 花精療育訓練師

我們在日常生活中,常常會聽說「不要情緒那麼多!很多事都是去做就對了!」。

因為現實生活中「不論今天是心情好,或是心情不好,事情做就對了!」。

也就是說,我們一般人都會習慣把事情處理好就好了。

但是真的是這樣嗎?

其實當你努力忽略情緒,只處理事情,那麼情緒堆疊一久,反而會遇到很多卡關,進而影響到我們做事情的能力與成果。

脈絡摘錄

情緒長期堆疊,會產生 3 種性格改變

情緒長期堆疊,會產生 3 種性格改變

Photo by Paige Cody on Unsplash

情緒對我們的影響力,其實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大。

一生中想要擁有美好的生活與人際關係,除了個人的基本能力、價值觀外,最重要的就是「情緒」,因為情緒可以加乘我們與他人之間的連結,它也可以是一條鴻溝,阻斷我們與其他人的交流,阻斷我們與事物的連結。

而其實,「情緒堆疊」是一個許多人忽略的狀況。

大多數人想到的情緒壓力,大多是擔憂、暴怒、急躁、哀傷、壓力過大等等,但是「情緒堆疊」卻是影響我們重大,而且潛藏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斷發生著。

舉例來說:

如果主管希望我們下班後去做一件他認為不是很重要的事情(例如:下班經過郵局時幫他順路買一枚郵票),即便對我們來說也不是很吃力的工作,但心中可能就會產生一種負面感受,覺得「憑什麼我下班後還要幫你處理這件事情?」即便只是舉手之勞,但會有點OS「那畢竟是我下班後的個人時間啊!」

當這種不好的感受產生,再加上經過長期累積,就是「情緒堆疊」的開始。

這些讓我們不太開心的小小火苗,在經過時間堆疊累積後,會產生以下 3 種常見狀況:

  • 第一種:講話不自覺地變得直接

當情緒累積太久,說話也會不自覺地變得比較直接,這種「直接」裡面是帶有「酸度」的。

而且你還可能會用肢體語言讓對方知道:「我的個性就是這樣,我有看不慣的事情就是要說出來,也不用忍了。」

而如果我們是與之對話的人,我們也可以從對方的話語中感受到攻擊的能量,對方即便心裡也多少有點察覺,但他也不清楚自己究竟是因為發生了什麼問題,才會變得如此(因為即便有覺察,他的感覺恐怕也是:怎麼這樣的話都會直接衝出來?),因為感覺無解、也不明所以,所以他會說服自己:「我原本就是這種『直腸子』的性格」。

  • 第二種:關上與人交流的窗

另一種模式,則比較內斂、隱微。這種「情緒堆疊」後的狀態,很可能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。

第二種模式是當別人不小心講到讓我們不開心的話、突然踩到我們的地雷、或話語與場合不合時宜等等,這樣的狀況下我們就會突然感到很不開心,但又因為不知道該如何表達,所以當下不會直接對對方發脾氣。

但是,我們的臉會變得很臭、情緒低落,或是身體變得很緊繃,甚至是想盡快離開現場,未來也會想避開再次與對方交流的場合。

也許對方說的是一些再正常不過的話,卻因為一些關鍵字、關鍵場景、或踩到我們的地雷,就讓我們疊加的情緒爆發。舉例來說:有些人是一看到下雨就會心情很悶、想立刻回家,然後一次跟朋友聚會時窗外突然下起大雨、餐廳又人聲鼎沸,這時候偏偏對方還是一直喋喋不休地說話,結果你心裡就湧起一股無法控制地厭煩感。

  • 第三種:思緒就像跑馬燈一樣無法停下來

另一種狀況則是,你感覺腦袋裡總是不斷有跑馬燈、不斷有思緒或事情在不斷跑著,腦袋好像整個都停不下來。

可能大多數人會想說:這也是情緒堆疊嗎?不是忙碌的現代生活就會如此嗎?只要比較忙、焦慮不就會這樣?事實上,這真的是情緒堆疊後的症狀之一喔!

腦袋中的跑馬燈,其實是「情緒堆疊」,再加上「遇上某件你可能不太確定怎麼應對、或去深入理解的事情」,這兩大元素形成了腦中跑馬燈。

這些事情會不斷地在腦海裡放送,我們以為是自己焦慮、操勞、操心的情緒在作祟,但其實是因為「我們不知道如何處理那件縈繞心頭的事」,才會卡在腦海裡,影響我們的注意力。

比如說,假設今天一位媽媽因為孩子偷東西,而被老師打電話通知家長到學校約談,那位媽媽當下一定會很難過,老師的話就像錄音機,不斷地在腦內播放著。

因為自己一天的工作、回家的代辦事項已經夠多要煩心了(已有情緒堆疊),孩子這件事一方面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孩子會這樣,越想越生氣,又覺得「是不是自己當媽媽的沒有盡責教導?」,同時又感覺孩子一定心情很複雜、很難過,想到孩子哭泣的樣子,內心又會一陣難過。

也有可能是老師在電話中的態度,讓媽媽感到很不舒服,因為這位媽媽總感覺老師在暗示著「小孩的問題就是因為媽媽管教不當」,這些種種情緒的堆疊,都可能會讓那位媽媽一整晚都在想小孩的事情(這也就是不知道如何拆解、應對&深入理解這件事)。

然而,如果你這件事你是知道如何處理的,也就不會有跑馬燈了。

比如說:另一種版本的這位媽媽,面對一樣的事,卻是想起一年前和老師的互動,知道老師的大概個性,明白老師也是辛苦,觀察到老師也有點情緒,所以當小孩有狀況時,可能不自覺地就把情緒帶到家長身上了,你明白老師也不是故意的。

而你對自己的小孩也有一些觀察,知道他應該是非常想要那個玩具,可能被誤會偷東西了。即便孩子是真的偷了東西,你也已經想好如何跟孩子心平氣和地溝通了。

而這一版本的媽媽,也就不會有腦中的跑馬燈。因此如果我們事前已經有了情緒堆疊,又正好遇上一件自己無法拆解、應對的煩心事,那麼腦中跑馬燈也就會一直發生。

堆疊已久的情緒怎麼辦?

堆疊已久的情緒怎麼辦?

Photo by Iven Mastin on Unsplash

其實,有情緒是好事情,因為那代表我們真正活著,可以感受到生活中的酸、甜、苦、辣,情緒不完全是不好的,它也可以讓我們感受到生活的甜美。

也許你會問:「那負面情緒呢?」負面情緒也是幫助我們排解身體上的不適感,譬如我們現在非常生氣、極度憤怒,這時我們身體中所有的細胞都在呈現憤怒、亢奮的狀態,而當我們大聲罵人的時候,這些感受、能量都會透過聲音傳遞出去,讓我們的身體不要承擔這麼大的壓力。

所以說,情緒真的是一種流動。

因此,如果下次壞情緒再度出現,你可以選擇在心裡先好好「感謝這個情緒」。謝謝它讓你有活著的感覺。謝謝它保護你。

面對壞情緒,相信很多人也會習慣去看一場電影、吃一頓大餐,做些放鬆舒壓的事情,讓自己的心情變好,這樣很好,因為這代表你有好好在照顧自己。

但是如果想要真正排解負面情緒的根源,我們是需要有一個安全安心的空間、時間,讓自己的情緒在一個安全、放心的環境中流動。

釋放情緒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隨心所欲的罵人,因為當我們放任自己的情緒亂跑時,也有可能會傷害到別人。因為內心深處的情緒也可能是一頭野馬,如果橫衝直撞,也是會傷人的。

如果你希望有個人、有個空間可以讓幫助你流動這些堆疊的情緒,非常推薦你參加老師每個月底開設的情緒工作坊(有分為一日、半日)。

我與幸倫老師精心設計了一些課程環節,創造出一個舒適的空間,讓大家可以在那裡放鬆,你在這裡,是被允許釋放的,也會學會看見情緒是如何保護我們、如何為我們承擔壓力的,相信你會有很多感動的收穫!

  • 一小段來自學員 S 的分享

上完課程的當下,身體雖然放鬆,但會有種累的感覺,就像我們用大哭一場、眼淚流乾以後,身體反而會有一種變得輕盈的感覺。

隔天早上起床,讓我很印象深刻的是:平常我的肩膀是會很緊繃,睡覺時也貼不到床面,但自己卻沒有發覺這份緊繃。

直到那天早上,我發現自己的肩膀原來是可以放鬆到貼著床入眠,原來我可以睡得這麼沉、這麼舒服!

當我把身上好多卡住的情緒都放掉了,睡眠也睡好了,白天處理事情的時候,心態也會變得輕盈許多,不會想那麼多。

情緒倒空,帶給你一顆輕盈的腦袋

情緒倒空,帶給你一顆輕盈的腦袋

Photo by Aaron Burden on Unsplash

如果你也是平時情緒比較內斂,同時又比較容易「想很多」的人,情緒工作坊的課程可以讓情緒真正地流動與釋放,讓腦袋有種清空的感覺。

這也是為什麼學員 S 會在回饋中提到「心態變得輕盈」,因為我們把身上的垃圾都倒掉了,腦袋有種空空的感覺,但身體會是舒服的,因而睡眠品質也會變好。

也許平時的我們本來就具備處理事情的能力,但是當情緒影響著我們的時候,也會讓我們的思慮變多,想得也比較多,有些事反而變得複雜了。

假如清空了這些情緒,讓情緒流通,我們的頭腦就會更清明、思路也會更加清晰。

另外,也有參加工作坊的同學分享,自己過去都會將注意力放在讓自己覺得「人生很苦」的事情上,但現在再次看到那些事情時,反而沒有了最初的苦澀感。

其實這就像是:我們的身體如果曾經受傷、留下傷疤,可能會每看到傷疤一次,就哀怨一次,但是當我們適當地釋放情緒後,也許就能夠有空間轉換視角與想法,那些傷疤反而成為了值得紀念的印記。

「能夠讓自己幸福快樂」這真的是一種能力。它是我們與生俱來的,但是要透過情緒的流動,我們才會看到自己是值得快樂幸福的,而不是被困住、在壓力下痛苦著。

透過情緒的流動,你會看到原來自己就是這麼值得,值得快樂跟幸福的一個人。

其實是真的很多人其實能力真的非常好,可是為什麼他的人生卻卡住了,真的許多人是卡在情緒裡,情緒的累積真的會是人生的一個卡點。老師在這麼多年來的個案身上,看到無數個故事了。

因此,當你面對人生的卡點願意去認真正視,並把它鬆綁,甚至讓它流動之後,一個人學習的速度真的會提升許多,學到的也將不再只是知識,而會成為生活中能夠舉一反三的處事智慧喔!

祝福大家都能夠找回讓自己幸福快樂的能力!

課程請洽:《 讓情緒流動、讓身心更新一日工作坊

(Visited 107 times, 1 visits today)